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夕,河北青龙县冉广岐力排众议,勇敢应对地震预警

唐山 更新于:2025-08-16 01:03
  • 用户8185386948329
    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,专家预测,河北可能会发生地震,青龙县一把手冉广岐得知后,力排众议,把青龙县47万民众疏离到室外生活,全县男女老少日不闭户,夜不内宿,他说:“如果预测不准,我承担一切后果,宁愿丢掉我的乌纱帽,这47万人我也一定要保下。”

    1976年,唐山发生了超级大地震,一下子让24万人失去了生命。可就在震区边上的青龙县,却奇迹般地没人因地震死亡。这事儿能这么神,全靠青龙县的县委书记冉广岐,他当时顶着老大的压力,做了个要命的决定。

    早在1974年,国家就说华北那边可能要发生大地震。青龙县一听,立马就开始注意地震的预兆。到了1976年7月,怪事连连,井水不对劲儿,动物们也不安分,地下的电信号也乱糟糟的。这时候,冉广岐书记就犯难了:要不要把全县47万人都疏散出去呢?要是弄错了,他不但可能丢官,还会被人骂。他自己一个人在办公室里琢磨了一宿,最后拍板说:“就算预测的不准,所有责任我担着,官帽儿我不要了,这47万人我必须得保住。”

    于是,全县的人都忙活起来,学校不上课了,工厂也不生产了,大伙儿不管男女老少,都从房子里搬出来,搭帐篷住在外面。有人笑他傻,但他就是不听。结果,7月28日一早,唐山大地震真的来了,青龙县的房子塌了不少,但因为大家伙儿都在外面,所以只有一个人因为生病没能逃出来,其他人都活了下来。这个奇迹,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好运,而是一个人在要紧关头,靠着胆子和责任心拼出来的。地震过后,冉广岐没到处说自己有多厉害,而是悄悄地帮大家重建家园。过了好些年,联合国给他发了奖,他还是那么谦虚。青龙这事儿,不光是个防灾的好例子,更是讲了一个关于负责任、有良心的默默付出的故事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