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夕,河北专家预警,青龙县一把手冉广岐力挽狂澜排众议

唐山 更新于:2025-09-12 01:00
  • 942738841
    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,专家预测,河北可能会发生地震,青龙县一把手冉广岐得知后,力排众议,把青龙县47万民众疏离到室外生活,全县男女老少日不闭户,夜不内宿,他说:“如果预测不准,我承担一切后果,宁愿丢掉我的乌纱帽,这47万人我也一定要保下。”

    往前捯饬两年,1974年,国务院就放了风声,说华北这块宝地可能会有6级以上的地震。青龙县一听,立马行动,第二年就整了个县地震局,还设了16个观测站、442个观测点,号召大伙儿一起盯着地动没动。那时候,井水冒泡、动物发疯跑,都是重要情报,得赶紧上报。这,就是当时老百姓防震的独门秘籍。

    到了1976年7月,气氛突然就紧张起来了。7月14号,王春青从唐山带回个专家的预测:说7月22号到8月5号之间,华北地区地震可能要来。局长陆吉康一看数据不对劲儿,嗖的一下就跑去跟冉广岐书记汇报了。7月25号那天,一份沉甸甸的报告躺在了冉广岐的桌子上。他心里跟明镜似的,万一判断失误,那可就是乱了套的罪名,搞不好连官帽都得摘了。但转念一想,47万条活生生的命啊,这事儿可真赌不起!到了26号,他往全县干部大会上一站,干脆利落:“大伙儿听着,全体人员立马撤到室外去!”有人嘀咕,他眼一瞪:“预测这事儿谁也不敢打包票,但47万人的安全,我冉广岐扛了!”

    全县上下立马行动起来,学校放了假,小贩挪了摊,老百姓们干脆在街头搭起了帐篷。冉广岐亲自上阵,挨家挨户查,生怕漏掉一个人。27号,他又召集了800人的大会,防震的事儿再强调一遍。全县47万人,就这么在露天等着,看天公的脸色。

    结果28号凌晨,唐山大地震来了。青龙县离震中才115公里,房子塌了一片,可全县愣是只有一个人因为心脏病走了。这“零伤亡”的奇迹,简直轰动了全国!冉广岐那家伙做的决定,可不是瞎胡闹,那是实打实的责任心爆棚。他往那儿一站,一举一动都像是在说:“看好了,啥叫基层干部的真本事!”就这么着,青龙那地界儿发生的事儿,愣是在地震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传奇佳话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