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夕,地震专家预警与青龙县书记的应对时刻

唐山 更新于:2025-09-19 00:53
  • 潋滟1361
    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,地震专家预测,河北在7月22日至8月5日可能会发生地震,青龙县书记冉广岐得知后,力排众议!把青龙县47万民众疏离到室外生活。全县男女老少日不闭户,夜不内宿。他说:“如果预测不准,我承担一切后果,宁愿丢掉我的乌纱帽,这47万人我也一定要保下。”
    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,地震专家预测,河北在7月22日至8月5日可能会发生地震,青龙县书记冉广岐得知后,力排众议!把青龙县47万民众疏离到室外生活。全县男女老少日不闭户,夜不内宿。他说:“如果预测不准,我承担一切后果,宁愿丢掉我的乌纱帽,这47万人我也一定要保下。”
    冉广岐这个人,从小在河北蠡县长大,1927年2月出生。那时候国家乱糟糟的,他1938年10月就投身抗日队伍,帮着干革命工作。队伍里他负责后勤,管着粮食弹药的运送,确保大家不缺东西。1948年7月,转到冀中军区后勤部,继续搞保障,检查库存,协调供应点,日子过得忙碌但踏实。1960年,他调到青龙县当商业局长,管本地商业和供应,跑市场检查货品,调整计划,让老百姓买东西不愁。1966年去内蒙古任商都县委书记,管县里各种事儿,抓农业生产,储备物资。1973年回河北,当上青龙县委书记兼县长,领着大家搞经济建设和行政,熟悉县里情况,了解民众需求。到1976年,他已经在青龙干了好几年,工作经验丰富。
    国家地震局的专家汪成民1976年7月17日到河北,带来消息,说河北北部从7月22日到8月5日可能有6级以上强震,重点在滦县到山海关,包括青龙县。7月22日,河北省地震办公室开电话会议,通报这个预测。青龙县革委会副主任王春青参加了,记下震级和时间细节。回县后,他马上汇报给冉广岐。冉广岐听了,召集县委常委开扩大会议。大家围坐讨论,有人说上级没正式文件,行动不合适;有人觉得预测不准,动员全县会乱。冉广岐听完意见,坚持要行动,因为民众安全最重要。他下定决心,全县进入临震状态。从7月23日起,干部下乡通知公社和大队,让大家疏散到室外。民众搬出家当,在空地搭棚,白天不进屋,晚上露天睡。全县47万人就这样执行,日不闭户,夜不内宿。冉广岐亲自检查,确保落实。空气里到处是泥土味,县里还建防震指挥部,24小时值班监测异常。
    这个决定不是凭空来的。青龙县自己有群测点,从1975年8月开始观测,1976年5月数据就异常上升,7月17日指针还跳动。加上汪成民的预测和其他渠道消息,冉广岐觉得不能等。他知道上级没批复,发布预报有风险,但还是拍板。7月25日,向800多三级干部通报震情,要求26日前通知到每个人。近百干部紧急奔向公社。27日,街上大喇叭广播警告,商店搭棚卖货,人群挤着买东西囤积。冉广岐坐镇帐篷,三天没休息,指挥全县。结果,7月28日凌晨3时42分,地震来了,青龙震动强烈,房屋倒塌损坏18万间,其中7300多间全毁。但因为大家在室外,没人直接伤亡,只有一人因心脏病发作去世。
    震后,青龙县成了唐山的后方医院,接收伤员,提供床位和药品。冉广岐组织救灾,安排重建房屋,恢复生产。国家地震局和河北省认可这个防震经验,11月8日发简报,记录青龙房屋损坏和低伤亡事实。冉广岐继续当县委书记,后来调保定市委副书记,管市委事务,协调部门。再去邢台市政协副主席,参与地方发展讨论,直至1988年退休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