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70元滞销,45元疯抢”,河北司机老赵的烟市悲喜剧,新换国货遇冷热销两重天

唐山 更新于:2025-10-16 01:10
  • 淡泊恬静
    “70块没人要,45块抢破头。
    ”河北司机老赵把烟摁灭在方向盘上,一脸灰。
    他去年刚借钱换的国六柴油车头,贷款还剩27万,如今跑一趟唐山到天津的钢材,平台首页清一色“纯电45元”。
    他试着降到68,系统直接提示“报价过高,排序+8位”,一天零成交。
    不是对手发疯,是算盘珠子早被政策拨死:
    电车每跑一公里,国库塞0.4元补贴,高速再打折,800公里直接省456元过路费;
    换电站2分40秒满血复活,一天能干900公里,柴油车还在尾气检测口排队4小时变11小时;
    平台算法把“绿牌+低价”置顶,柴油车连展示窗口都被折叠。
    老赵算过,他车油耗每公里1.8元,过路费0.83元,保险、尿素、维修摊下来成本0.6元,合计3.2元;
    电车算上补贴只剩1.9元,45元报价还有10%毛利,人家当然敢接。
    “我降一毛就赔一毛,他们降一毛还能赚。

    更难受的是货主也现实——京津冀钢厂11月起只让电车直进,柴油车必须等夜间排放抽检,压车一天就是一天钱。
    货主一句“你不等就空车走”,老赵只能咬牙排队,油耗烧掉半趟运费。
    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刚发的月报:干线均价0.154元/吨公里,十年最低,新能源占比38%,平台成交率电车80%,柴油55%。
    数字背后,是像老赵这样的国六车主集体“被退出”——不卖车,就替贷款公司打工;卖车,二手车商压价到骨头,同款车头一年跌掉20万。
    政策、电网、平台、货主,四方合力把“低价”做成长期优势,不是电车坏,而是柴油车突然成了高成本物种。
    老赵说:“以前怕被同行挤死,现在怕被时代跳过。

    夜晚十一点,他空车驶出钢厂大门,迎面一排绿牌换电站灯火通明,像另一条赛道。
    柴油味飘进车窗,他忽然明白:自己不是输给了45块,而是输给了45块背后的整套新系统。
    “换车?
    没钱。
    不换?
    没单。

    他把车窗摇上,把问题留给下一段黑夜——货运江湖的“活路”,这次真的不在车轮上,而在政策写好的代码里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